三月的第二個禮拜,我和傅大夫去布拉格參加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AD/PD。身為一個文藝女青年,布拉格和捷克的意義絕對不只是「浪漫的中歐」,而是一個聖地。因為那可是布拉格之春的布拉格啊!是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》裡托馬斯、特麗莎和薩賓娜生活的地方啊!(雖然薩賓娜後來和米蘭昆德拉一樣離開了捷克...) 這個夢想之地不只孕育出卡夫卡、慕夏、史麥塔納和德弗札克等眾多藝術家,捷克人推翻共產政權的方式 -- 搖滾樂唱垮共產政權、劇作家領導絲絨革命 -- 也彷彿文藝青年理想的實現!
因此出發之前,我滿心計畫著「漫步布拉格街頭、呼吸革命的空氣」的朝聖之旅。雖然也是研究了不少菠丹妮、七彩筆、水晶等紀念品好物,但是!文藝女青年是絕對不會被萬惡的資本主義所迷惑的啊!
布拉格確實是個美麗的城市。走在鋪著鵝卵石的古老街道上,看著奢侈地變成民宅和商店的羅馬式、哥德式、巴洛克式、新藝術式建築,讓人對布拉格累積了幾個世紀的文化資產大為驚嘆。但是在下著雨的「一百個塔尖的城市」,熱血文藝女青年卻經歷了一場幻滅。文藝女青年認清現實的第一件事是:如果旅行的時間只有五天半,而且其中三天半都有密集的會議,那就不要奢望體驗當地生活,乖乖做觀光客該做的事就好了。
第二件認清現實的事情是,布拉格不是熱血青年的烏托邦,事實上她從來不是一個革命聖地。伊凡克里瑪在《布拉格精神》裡寫道:「布拉格經常被圍攻和佔領,然而儘管這樣 - 也許正因為如此 - 這座城市更寧願談判,甚至投降,而不願反抗。」Lonely Planet 的作者也說,雖然捷克人總是強調自己不斷被佔領的悲情命運 (奧匈帝國 --> 納粹德國 --> 蘇聯),但過去捷克斯洛伐克被佔領的時候,大多數捷克人不但沉默,更有不少人是幫兇。
至於現在的捷克,絲絨革命已經是20年前的事,革命的激情早已消逝。政壇上左右派各立山頭,紛爭甚多,還曾因為無法組成政府,做了幾個月全球最大的NGO組織。經濟方面則問題重重,並不是共產黨垮台就可以解決的。而原本在鐵幕之後越壓抑越蓬勃的捷克文化,在開放之後,也似乎漸漸淹沒在流行文化和全球化的風潮中了。
(上述這些情節,跟台灣有點像呢...)
對這個遙遠的國度,我因為不了解而產生了太多想像。揮去文藝女青年眼裡的小花小星星,看見世界的真實樣貌,應該是我在布拉格最大的領悟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