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知道吳音寧這個名字,是因為她寫的蒙面叢林。這本書是她實地探訪墨西哥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的記錄,我記得是在某個副刊上看到介紹的。當時反覆研究了很久,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一本翻譯的書,還是作者的親身經歷。「在中美洲的叢林裡採訪游擊隊」,在那個畫面裡出現的記者,總覺得應該是個高加索人,就像 Up Close and Personal 裡面的勞勃瑞福。一個台灣女生在墨西哥採訪游擊隊,太魔幻太不真實了。
開始接觸獨立音樂之後,常常在網路上看到吳音寧的文字。很細膩,很貼切,很有感情。我想這樣獨特有才氣的人,和獨立音樂的世界應該是很氣味相投的。直到最近才知道,原來她和 929 的志寧是姊弟。(原來志寧姓吳......)
有一天紅小亞又在聽睡前音樂。隨口問她這張專輯是什麼。
「甜蜜的負荷。」
「(難道是那個甜蜜的負荷?) 誰做的?」
「929 的志寧。」
「他為什麼要做甜蜜的負荷?(是要緬懷國中生活嗎?)」
「因為吳晟是他爸。」
「!!!」
難怪黃建為寫去彰化找志寧的日記,會出現「吳晟老師」......
知道這件事之後,腦中出現很多雜想。第一個想法是,我很佩服吳晟這個爸爸。他的孩子,一個是作家,一個是獨立樂團主唱,做的都不是主流的、會賺錢的事情,而他都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實現夢想 (後來google發現,他還有一個兒子是醫生)。和家裡的國中老師比起來,我真的很佩服他,也很羨慕他的孩子。
另一個想法就沒那麼正經了。我在想,吳家三姊弟上國中的時候,對於課本中的人物就是自己這件事,不知道有什麼感覺?
來複習一下國中的回憶:
負荷 吳晟
下班之後,便是黃昏了
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
卻也不再逗留
因為你們仰向爸爸的小臉
透露更多的期待
加班之後,便是深夜了
偶爾也望一望燦爛的星空
卻也不再沉迷
因為你們熟睡的小臉
比星空更迷人
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
有如你們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
繞著你們轉呀轉
將年輕激越的豪情
逐一轉為綿長而細密的柔情
就像阿公和阿媽
為阿爸織就了一生
綿長而柔密的呵護
孩子呀,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
只因這是生命中
最沉重
也是最甜蜜的負荷
- May 09 Fri 2008 16:02
甜蜜的負荷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